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六枝特区严把村(居)干部任职资格条件关,坚持政治标准,树立鲜明导向,创新“自己讲、联合查、社会曝”的“三向发力”机制,扎实推进村(居)干部背景审查,坚决防止存在“村霸”问题、涉黑涉恶等人选进入村“两委”班子、侵蚀基层政权,确保村(居)干部干净纯洁,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紧盯“自己讲”,问题主动“抛”出来
强化组织引导、教育感化,让村(居)干部忠诚坦言、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制定《六枝特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强基层组织宣传手册》,组织乡村两级集中学习2万余次;设计《村(居)干部背景自查承诺书》,鼓励村(居)“两委”干部主动报告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快速、主动报告问题的人员,除存在刑事前科的一律清除出队伍外,曾受过行政处罚和党纪政务处分的,结合履职情况、工作成效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留用。对主动报告问题的村(居)干部,区直有关职能部门或乡镇建立报告台账。对村(居)干部主动报告的违法违纪事实及相关线索,由纪委监委、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人员力量,联合成立问题核查小组,及时进行核实调查,确保对当事人负责、对组织负责。
聚焦“联合查”,目标迅速“定”出来
整合多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制定《村(居)干部任职审查制度》和成立村(居)干部联审领导小组。政法、公安等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居)干部受刑事处罚、涉黑涉恶情况进行全覆盖联合审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区共开展背景审查4次6853人次。针对联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回函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成立专项调查小组,采取实地复核档案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再核实,充分掌握真实情况,为开展集中研判做好准备工作。目前,区乡两级调查组共核查问题11次,涉及7名村(居)干部有关问题。由组织部门牵头,会同纪委监委、政法等14家单位召开联审领导小组会议,对22名“问题”村(居)干部的清退、留用等事宜进行集中分析研判,各单位结合职能职责,逐一分析研判,形成统一意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清理17名“问题”村(居)干部。
瞄准“社会曝”,资源整合“活”起来
整合各层级、各行业资源,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线索发现和防范体系。采取悬挂横幅、刷写墙体标语等方式,积极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参与率。在抓“村霸”问题和村(居)干部涉黑涉恶线索摸排中,乡镇纪委监委、派出所、综治办和司法所等部门认真对历年档案进行梳理排查,整理出有“问题”的村(居)干部名册,并对案件进行认真复查,将“问题”村(居)干部违法犯罪事实“晒”出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区级全面整合巡视巡察、审查调查、问责通报、干扰换届选举线索、农村党员信教排查、群众举报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并依托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全面精准掌握村(居)干部历史背景,实现信息来源“全覆盖”,推动村(居)干部背景审查常态化、长效化,织密织牢村(居)干部选拔、使用、管理全链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