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中国社会报】 陪孩子们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李婧抱着福利中心的孩子给小树挂上红灯笼。ﻨ左  勇  摄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从事儿童福利工作16年来,我一直努力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像“妈妈”一样呵护孤弃儿童,为他们遮风挡雨。

小亮迈出的第一步,让我记忆犹新。他患有重度脑瘫,2022年入住贵州省六盘水市儿童福利中心,当时的他无法下地行走,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勉强坐上一小会儿。我们邀请康复专家对小亮进行全面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坚持带着他进行康复训练。在日常巡房时,我经常去看望小亮,为他加油鼓劲。慢慢地,小亮可以站起来了。一天,我去看他,他向我笑了笑。“小亮,来。”我轻声鼓励他。他犹豫了一下,终于尝试着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向我迈出了第一步!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小亮学会走路了!就这样,小亮能够稳稳地坐着,也能独立行走了。

脑瘫儿童小阳刚来时身体状况也不好,我们带着他到北京治疗后,回到福利中心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慢慢地,小阳可以自己行走了,生活也可以自理了。有一次聊天时,小阳对刺绣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便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刚开始学习时,小阳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拿针有些不稳,动不动就扎到手。“我不学了。”他很懊恼。他的样子让我很心疼,我对他说:“你这么喜欢刺绣,要不要再试一下?要是尽了最大努力还是不行,那我们就不学了,好吗?”听了我的话,小阳又拿起了针。后来,小阳自己独立完成了多幅十字绣作品,成为我们这里的刺绣“小达人”。更让我开心的是,在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小阳成年后在一家服装公司找到了适合的工作,步入社会,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小羽也是从福利中心走向社会的困境儿童。父母去世后,他和姐姐一起被送到了福利中心。当时,姐弟俩性格都有些孤僻,不爱说话。福利中心经过综合考量,为姐弟俩安排了爱心寄养家庭,由“爱心爸妈”照顾他们的生活。我们时时牵挂着他们,定期入户回访,了解他们的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他们放假的时候,还把他们接回来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后来,小羽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他激动地说:“福利中心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谢谢我的家人们。”那一刻,我也由衷地开心:“我们为你骄傲,无论你以后走到哪里,这里都是你的家。”

每次看到孩子们有了进步,我都很感动。这些生活在福利中心的孩子,大多身有残疾、经历过坎坷。我想为他们多做一点,让他们的生活多一点色彩。这些年,我和同事们一点一点地帮助他们学会说话、吃饭、走路,帮他们治病,伴他们成长,助他们圆梦。我们早已是一家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欣慰与感动。

孩子们脸上的笑、眼中的光,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会继续守候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作者系贵州省六盘水市儿童福利中心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