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喜气洋洋。2月29日上午,水黄高等级公路入城段热闹非凡,市委、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驻市军(警)部队官兵,社区居民共100余人夹道欢迎载誉归来的汪寿武政委一行。人们热切地期待着一块特殊牌匾的到来——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牌匾。这一殊荣的到来,意味着我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共建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意味着4年一次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荣誉,我市已实现了“两连冠”。
在2月27日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钟山区区委书记魏树旺,市委常委、水城军分区政委汪寿武代表我市上台领取荣誉牌匾。这是我市继2007年后再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我市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活动中,全市党政军民齐努力,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思想,积极创新双拥工作,深化军政军民团结,齐心协力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年年有亮点、年年有创新。
一是抓了“十进军营”系列拥军活动创新。在全省率先总结推广了“科技活动进军营、法律咨询进军营、医疗卫生进军营、社区服务进军营、军嫂职介进军营、行业慰问进军营、青年联谊进军营、新闻媒体进军营、文化宣传进军营、交通保障进军营”做法,市、县两级共下拨1.4亿元资金支持驻市部队建设,提升了拥军优属活动水平。二是率先抓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以中央财政补贴为支撑、地方政府补助为重点、社会医疗保险平台为依托、医疗卫生优惠减免为补充、个人适度承担为前提”的新型优抚医疗保障制度,即时结算服务网络健全完善,15000多名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现“全员覆盖”,医疗费用减免达90%以上。三是抓了新经济组织拥军共建工作创新。按照“积极引导、量力而行、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原则,由各级工商联、双拥办牵头,选择86个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党(团)组织健全的新经济组织成立“双拥协会”或“爱国拥军协会”,与驻市军(警)部队开展双拥共建,健全完善了服务优待机制、培训就业机制、双拥共建机制,680名新经济组织成员捐款320万元支持部队建设和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56家新经济组织为1168名退役士兵实现再就业。四是抓了涉军群体信访维稳工作创新。总结推广了复退军人信访工作“教育疏导、管理服务、协商调解、督查督办”的经验;建立了“县有信访维稳工作室、乡有信访维稳工作站、村有信访维稳联络员”的接访机制;探索了“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复退军人在什么地方、知道在想什么、知道在干什么、知道有什么问题,及时跟上帮助解决)的群众工作方法;制定下发了《复退军人信访工作管理办法》等五个职责制度,实现了民政机关由被动应付信访向直接面对复退军人对话转变;由被动接访办案向复退军人直接参政议政转变;由被动堵漏补缺向主动为复退军人排忧解难转变,确保了当地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