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加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四步联动”观护体系助力偏远地区涉罪未成年人重返社会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涉罪未成年在重新融入社会需要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公安、检察、法院、教育等部门充分有效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以平安凉都创建为载体,最大限度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保障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办案过程中注重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保障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名誉,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并要求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公开和传播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该未成年人的其它资料。公安、教育、检察院加强配合,及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衔接和协调监督机制,联合出台《六盘水教育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共享制度、配合协作制度,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二、创建未成年人法律监督平台
2022年六枝特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抓手,开发微信小程序“遇检未来”未成年人法律监督平台,开展“数字未检+智慧观护”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创建工作。通过以爱心企业为依托挂牌建成第五个未成年人观护实践基地,进一步丰富当地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范围和帮教模式,进一步完善“智能帮教+中心筑防+基地教育”的多元化保护体系,为符合帮教、帮扶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搭建重新融入社会的平台与桥梁,形成矫治管理、教育培训、就业实习、回归社会“四步联动”的观护体系。
该项目纳入全省“一县一试点”改革项目,涵盖“一平台两基地”(未成年人法律监督平台、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内容,涉及单位涵盖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妇联、团委、关工委、民政局、卫生健康局、工商联、职业技术学校、育才学校、烟草局及各乡镇(街道)等。目前法律监督平台已研发使用两个监督模型,处于试运行状态,其他模型正在研发中。从前期运行状况来看,法律监督平台的搭建、技术操作层面较为复杂,且需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如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数据)。经综合考虑技术支持、研发经费、部门配合程度等因素,目前先以六枝特区法律监督平台作为全市试点,先行先试,待平台整体投运后再全市逐步推广。
三、推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
一是统筹推动,加强培训。市司法局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纳入了2023年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进一步强化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帮扶机制。按季度开展全市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度研判并开展培训。印发《六盘水市司法局关于强化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的通知》《六盘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全市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实地查核走访。二是加强监管,分类施策。依据《贵州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贵州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规定(试行)》等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情况,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类教育管理。按照管理类别,实施不同频次的定期电话通讯或智能终端通讯软件报告个人情况、信息化核查、到所报告和提交书面报告、个别教育、实地走访。如:电话通讯或智能终端通讯软件报告个人情况采取“在矫通”实施,信息化核查采取“矫务通”实施,对异常情况采取微信即时定位、实地走访等方式核实。确保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掌握行踪轨迹。三是依法矫正,提升质效。严格执行《贵州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规定(试行)》,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等特点,突出个别化矫治,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分别进行、信息保密、权益保护原则。在调查评估阶段,注重调查方式方法,落实保密规定,保护拟适用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信息。接收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后,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特点制定矫正方案,始终坚持把未成年矫正对象与成年矫正对象区分管理;跟踪掌握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教育,进行正面引导,促使其心理上、思想上更好地接受社区矫正;由专人保存管理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档案,严格执行未成年人档案封存和查询制度。四是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定期组织召开社区矫正联席会议,研究探讨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问题;与民政部门协调,帮助困难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解决低保、救助问题;与公安部门协调,帮助解决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问题。通过协调配合、部门联动,有效弥补了社区矫正机构在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中的短板和不足。结合近年来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要求其父母增强监护责任,积极配合做好社区矫正期间的监督管理教育工作。五是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严格将成年社区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区分开来,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殊身份做到严格保密,实行单独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习,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认真接受矫正,自觉做到遵法守法。通过违法典型案例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警醒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防止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协同检察、公安、法院、人社、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继续探索涉罪未成年人重返社会的观护帮教措施,有效保障其隐私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强化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责任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023年8月11日